侬好上海> 王国平专题> 图片新闻

王国平:我在STV发明中国特色MV的电视往事——献给上海电视开播60年

 

    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龚学平为我们讲了第一课,徐景杰、朱盾、刘文国、章琨华等老同志通过对电视艺术和技术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以便让我们尽快能够站到第一线。一个月的培训快结束时,我发挥临时召集人的作用,主动组织大家自费去长兴岛桔园郊游,我去十六铺码头提前买好船票,并做好服务工作。当年,我们都崇拜史泰龙演的《最后一滴血》,兰博衫风靡一时,我们几个爱赶时髦的男生出发前都买了一件兰博衫,好威风!长兴之行,令所有人终生难忘。

    一个月培训结束后我任文艺部编导,当时台里最火的节目是《大世界》,也是全国第一档以歌舞为主的综艺类电视晚会,上海当年红歌星轮番登场,如沈小岑、杭晨、庄鲁迅、邹军、肖霞、金玮玲等等,一周一期,全在上海台500平方米大演播厅内拍摄。我好思索,好创新,常常在想,能否突破大播“三堵墙”,将歌星拉到野外风景点去拍,这样肯定更好看,因为对于大同小异的灯光闪烁舞台效果,观众早已看腻并产生审美疲劳了。

    按照综艺晚会导演的要求,必须会导播切割,必须懂摄像,宋明玖、张延平、刘文国、胡芝芳等领导为了培养我们,专门安排我和焦安进摄像科学习一年。在叶超和沙如荣二位科长的排班调度下,我们作为正式摄像参加每天晚上上海音乐会和台里演播厅或外录的拍摄任务,科里还给我们安排了一对一的摄像师傅,我被指定跟随刘海业,刘海业手把手地传帮带,使我很快初步掌握了摄像艺术的技巧。当时摄像科内学术氛围很浓,许多老摄像师如虞敏、张信发等都爱好钻研摄影艺术,并是玩弄照相机的高手,科里除了录播之外,工作空闲时间大家都聚集一起交流摄影心得,令我们刚入门的新手收益匪浅。一年后,我在参加摄像科所有摄像师参加的书面和操作考试中名列前三,这为我日后担任导演,有时自导自摄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年摄像见习期后,我成为一名正式编导,便开始酝酿处女作的拍摄,我又在思索将歌手拉到野外拍摄的可能性。而野外拍摄歌手的观念,当时的影视导演仍停留在音乐风光片的概念和模式上,即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串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当时上影厂出品由关牧村主演的《海上生明月》,上海台则有张戈导演的《森林之歌》、朱贤亮导演的《相会在海边》等。我又在不断琢磨和钻研,思考能否突破音乐片的桎梏和传统线性表现方法,能否不用故事或淡化故事,而纯粹是用画面和造型来取胜,并以一首三、五分钟的歌为一个单元来构思拍摄,而非一部完整的有人物有故事的2、30分钟或一、二个小时的音乐片。当年,与我同时进台的韩晶导演了《秋天、童话和我》和焦安导演了《童谣的回声》,虽都获得了好评,但它们仍属音乐片范畴,是线性的,而MV则是非线性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郑彩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