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图片

南市人,你还记得老西门和蓬莱路吗?

去年年底黄浦区政府发消息称

  要征收乔家路西块的土地,

  蓬莱路作为乔家路西块的一部分,

  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部分路段已经陆陆续续完成了动迁。

--------------------------------------------------------------------------------

  这里的人有着一个共同的代号,

  310102,

  给他们留下这个代号的区域,

  现在叫黄浦,

  然而一旦有人问他们是上海哪里的,

  他们却会笑着说:

  我是南市的!

  1959年12月,

  上海调整市区行政区划,

  蓬莱、邑庙两区合并为南市区,

  1960年1月1日正式挂牌,

  历时40年。

  2000年,

  黄浦、南市“撤二建一”,

  将南市区黄浦江西岸地区并入黄浦区,

  自此南市区从上海市行政区划中消失。

  从2000年至今,

  南市区三个字也已消失了好些年头,

  该拆的拆,该建的建。

  即使许多事物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每当你穿过中华路,

  即使闭上眼睛,

  也能清楚每条路的脉络,

  曾经它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

  有多到数不清的弄堂街道。

  文庙

  文庙坐落在老城厢文庙路215号,

  是上海曾经的“高考考场,

  也曾是古代读书人的圣地,

  供奉着孔子、孟子、朱熹等先贤大哲的塑像。

--------------------------------------------------------------------------------

  这里还曾是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挥部,

  也做过上海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被称为上海曾经的“高等学府”。

  上海文庙建筑采用群体组合方式,

  简称建筑群体,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典范之一。

  在整体布局上,

  上海文庙严格按照两条纵轴线展开。

  其中一条为祭祀线,

  包括棂星门、泮池、大成门、

  大成殿、崇圣祠。

  而大成殿前东、西两庑殿,

  则在纵轴线两边,

  以衬托大成殿的恢宏壮丽。

  另一条为学宫线,

  内有学门、仪门、明伦堂、尊经阁。

  而明伦堂前东、西两侧建有听雨轩和杏廊,

  它们都在纵轴线两旁作明伦堂的陪衬。

  此外还有一条庙园线,

  在这条线上建有魁星阁、天光云影池和儒学署。

--------------------------------------------------------------------------------

  在文庙东北部还有一条

  上海最大的街坊式图书二渠道(民营)批发市场——

  上海文庙书刊交易市场;

  逢星期日在文庙大成殿前庭院中开设临时搭建的

  “上海文庙星期日旧书集市”,

  成为市民淘书的乐园。

  这个书刊市场和旧书集市,

  在当今海内外文庙或孔庙中都是没有的,

  如今文庙旧书市场的盛况也离我们而去了。

  老西门

  早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老西门就建筑好了,

  刚开始是为了抗击倭寇侵犯,

  之后,才出现了鸳鸯厅弄

  金家旗杆弄、梦花街、学前街…

  距现在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西门作为上海老城厢的发祥地之一,

  堪称老南市里弄生活的典型代表。

  大小不一的错落在各个弄堂拐角,

  短短十几米的弄堂,

  五金店、裁缝铺、

  理发店、杂货店应有尽有,

  邻里之间路过门口,

  洗着菜都会热情的打招呼,

  问候一声:“侬今天吃了伐?”

  走在弄堂里,

  头顶上晾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

  各种颜色汇聚在一起好像彩旗一样,

  挂满了整条街道;

--------------------------------------------------------------------------------

  茶余饭后,

  总能看到爷叔阿姨们坐在弄堂旮角处,

  要不忙着侍弄各种花卉,

  要不聊聊儿子、孙子,

  手上夹着的老烟冒着火星;

  晚上的老西门也依旧热闹,

  以方浜中路为代表,

  一个个夜排挡前都人头攒动,

  老爷叔们都喜欢在这里咪上几口小酒,

  唠唠家长里短,

  可惜如今都没有了。

  蓬莱路

  蓬莱路是著名的道路之一,

  民国时重要的机关、

  著名的学校和慈善团体曾设在这里。

  1927年蓬莱路学前街口设有著名的国货商场——

  蓬莱市场,

  蓬莱市场又称国货商场,

  座落于小西门内学前街,

  北临蓬莱路,

  南靠永宁街。

--------------------------------------------------------------------------------

  1928年后至抗日战争前夕,

  又先后于东、南两侧建造起

  蓬莱大戏院、南方剧场(今南市区少年图书馆)和

  蓬莱夜花园(今永宁街小学),

  于是蓬莱市场又成为居民娱游之地。

  这里直至解放前仍为小商贩、书摊、说书、

  竹棚剧场、溜冰等活动场所。

  解放后经改造扩建,

  分为云南中学、市第十中学、区少年图书馆、

  南市区体育俱乐部和一些商店的新屋,

  成为南市区文化、教育和商业较为集中的地区。

  蓬莱公园位于南市区南部,

  南车站路380号,

  占地2.7公顷,

  是当时蓬莱区的第一座公园。

  内陈列元、明、清及

  辛亥革命后的石碑、石器及石雕等艺术品,

  经过几代园林职工的辛勤耕耘,

  园内已建有蓬莱轩、清赏亭、大假山、

  壶中天地、杜鹃园、九龙壁、浪涌蓬莱等景点,

  体现了江南园林风格和石锦文化的特色,

  园内还设有儿童乐园等活动服务设施,

  是一个地区性的综合性公园。

--------------------------------------------------------------------------------

  国货路281号的蓬莱中学,

  前身为仿德女中,

  仿德女中本是一所初级中学,

  校址在董家渡天主堂西南侧,

  民国36年,增设高中,

  成为完全中学。

--------------------------------------------------------------------------------

  蓬莱路128号的梅溪小学,

  前身为正蒙书院,

  是全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新式小学。

  还有蓬莱路225号的蓬莱路第二小学、

  蓬莱路82号的蓬莱幼儿园……

--------------------------------------------------------------------------------

  “蓬莱”一词镶崁在路名、园名、

  店名、楼名、校名中,

  可是我们却没有蓬莱了。

  除了这些渗透进我们记忆的地方,

  还有一些味道是蓬莱人难以忘怀的。

  祖传三代的望云路生煎,

  一大早就排起长队;

  生煎店的对面,

  是滋啦滋啦正在炸的油条,

  还有裹着油条的粢饭;

  不远处就是香喷喷的杂粮煎饼、

  吃不腻的大食堂、难以割舍的胖子面……

  上海人的一天的美好画卷

  就从早餐开始了。

--------------------------------------------------------------------------------

  如果没来过老城厢,

  你就不能说你来过上海,

  在这里你能看到上海过去和现在的交织,

  石库门、清代民居和新式里弄

  让你看到最真的上海,

  不远处的上海中心大厦

  又让你切身感受魔都的日新月异。

  老城厢,

  我们不愿说再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