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樱花霸屏 当了30多年上海市花 白玉兰有逆袭的机会吗?

眼下,以河津樱为代表的早樱已淡出舞台,本周,以染井吉野樱为代表的中樱“接棒”,成为春花舞台的主演。

近年来,樱花已成为上海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一类观赏植物。13年前,顾村公园正是凭它一炮而红,首创的上海樱花节从千篇一律的“桃花节”“菜花节”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仍是沪上人气最高的赏樱地之一。

此后,世纪公园、辰山植物园等公园纷纷加大樱花栽植规模,一些街区也紧跟潮流,全力引种樱花,视作“流量担当”。

与樱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玉兰,当了30多年上海市花的它似乎总有“火不起来”的烦恼——无论是栽植规模,还是人气,都与其作为城市象征的重要身份不符,“国民度”被樱花、郁金香、月季等后来的“网红”追赶、超越,已是不争的事实。

白玉兰有逆袭的机会吗?3月26日揭开帷幕的第十届上海市民绿化节传来好消息,首届白玉兰文化节同步开幕。

白玉兰总算有了专属节日,有了吸引关注的可能,更关键的是,一批热爱市花的人们在节日的号召下,聚到一起,为白玉兰的“翻红”付出实际行动。

为何相中白玉兰?

“多年的奔走呼吁终于有了成果。”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敏坦言,这一刻她等了七年。

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花的境遇,多数市民对白玉兰的认知停留在市花上,部分人甚至认为白玉兰应当“让贤”:好看的花那么多,为何偏偏选中它?

回顾历史,白玉兰之所以力压群芳当选市花,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市民的选择。“市花是市民之花,所以由市民全程参与、做主,整个评选决策过程长达1000多天。”王慧敏介绍,1982年,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发表了《我国的省花和市花问题》的文章,引发了新中国城市市花评选的热潮。次年植树节,上海启动市花评选工作,历经三年多的协商提名、市民投票、专家论证、部门推荐、政府提议、人大审议等程序,白玉兰脱颖而出。

当时,参与竞争的花卉还有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鹃等。设在11座公园的投票点共回收选票十万多张,白玉兰居首,桃花次之。1986年9月《关于提请确定本市市花的报告》中列举了推荐白玉兰为市花的4个理由:群众基础、中国原产植物、上海春天开花最早、树苗储备充足。

二是更能代表上海城市的精神品格。第一,白玉兰是上海早春最早开花的树种,象征上海争先开放的精神。第二,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的树种不同,白玉兰是先开花、后发叶,象征上海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第三,白玉兰盛开时,每一朵花都是直立向上绽放的,象征上海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换种思路刷存在感

“白玉兰‘能见度’太低,这是我们在调研中,市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上海市绿委办秘书处副处长丁志钢介绍,有关部门曾对272条道路的行道树种类进行了统计,白玉兰占比不到1%,远不及行道树“四大金刚”——香樟、悬铃木、栾树、银杏,因此,上海绿化部门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增加白玉兰的存在感。

增加存在感,并非简单地通过加大种植规模来实现。“能不能多建几条白玉兰大道,让白玉兰更容易被看到?想法虽好,但不容易实施。”上海徐房绿化有限公司绿化设计主管张晓丽是白玉兰推广大使,她坦言,相比“四大金刚”,白玉兰作为行道树大量种植并不合适。

以悬铃木为例,从功能看,悬铃木夏季树冠硕大,遮阳效果好,冬季落叶,透光效果佳;从适应力看,悬铃木能适应城市贫瘠土壤等不良环境;从日常养护看,悬铃木比较耐修剪;从对空气的净化效果看,悬铃木叶片宽阔,表面有毛,吸纳空气中颗粒物的效果要好于许多树种。

对标悬铃木这种“优等生”,白玉兰在多个环节上有一定差距,比如,其花瓣含水量较高,落花后会导致路面湿滑,造成安全隐患。

“白玉兰的气质优雅,更适合孤植,既然不适合像行道树那样‘跑量’,就换种思路刷存在感。”张晓丽表示,徐汇区有不少商务休闲区、历史人文风貌保护区和旅游热点区域,在这些地方种植白玉兰,深沉内敛的建筑色调与纯白透亮的花色间更容易产生美好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在徐汇滨江、衡复风貌区这些重要的“会客厅”,白玉兰就是最能代表上海的“迎宾员”,这些区域应当考虑增种一批白玉兰,并围绕它们打造一批适合公众游憩的城市家具、景观节点。

丁志钢表示,绿化部门还在研究如何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打造“市花主题公园”,或以白玉兰为中心,设计构建公园内的植物群落,“上海正在朝‘千园之城’的目标迈进,也迎来了做好白玉兰文章的宝贵机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