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上海奶茶分级了,为什么有的店有标识,有的店却没有?还有哪些误区要避开?

  营养选择标识既要推广,也要完善

  据了解,饮料分级在国际市场上早有先例。2022年12月,新加坡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要求生产厂家在售包装饮料需印上营养等级,含A、B、C、D四个等级,健康度递减;这一分级制从去年底扩大到现场制作的鲜榨果汁及饮料中。英国、法国等多地也有营养分级标识。尽管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营养分级细节不同,但核心都是降糖减脂。

  从这个角度看,想要降糖减脂,消费者不仅要关注现制茶饮的营养选择标识,也要关注瓶装饮料的含糖量。但就市场现状看,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尚未加入标识队伍,瓶装产品带标识的更是稀少。

  可见,饮料生产企业有必要向前一步,做好产品标注。

  某现制茶饮品牌员工程恒(化名)说,虽然他所在的品牌还没有加贴营养选择标识,但行业对加贴标识的态度总体积极,“一是能顺应当下强调健康的消费需求,二是能推动行业洗牌。以现制茶饮为例,已经从最初的比价格、比口味到现在的既要比价格和口味,更要比原料和营养。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公开原料配方,而营养选择标识的出现,意味着消费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这就需要企业不断优化配方,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任翀 责任编辑:皮卡布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