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图片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一位市民回忆说,上小学时候,家里附近第一家超市开张营业,大人就带着他去凑热闹看西洋镜了。好多人拥在超市里,对于这种随意拿自己想买的东西,随意时间的逛看方式新鲜不已。对于孩子来说,那些货架好高呀,上面整齐的排列着各种东西,什么颜色都有,什么都想带回家。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培养出了爱吃巧克力的习惯。只不过,以前隔上一阵子大人给买一块吃,现在是你要愿意可以顿顿吃。可始终觉得,以前的巧克力是真好吃。

    能想象吗?当时下学了就这么拉着大人去逛超市。有时并不是为买东西,就是想去逛,逛在那种氛围中。行走在一个个货架间。还可以玩捉迷藏。超市几乎成了孩子们必要报道的“娱乐场所”。

    小菜场体现上海人的性格

    当年上海滩的一本流行杂志《红玫瑰》是这样描述去小菜场买菜的少妇:“包车拖到小菜场,奶奶架子搭松香(搭架子),若问今朝买点啥,三个铜板一条腌臭鲞。”这首小诗看上去像是在嘲笑买菜少妇一边甩派头,一边很小气,其实从另一角度看,这个少妇是很精明的。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去小菜场买菜的不仅仅是娘姨,有一段老影片记录了1936年2月,美国好莱坞著名华裔女明星黄柳霜来到上海访问的情景。当时黄柳霜从下榻的南京路国际饭店出来后,来到了附近的凤阳路小菜场,在小菜场买了一束鲜花后离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性格的形成和小菜场是有关系的,至今上海人还保留着许多和小菜场有关的俚语。譬如“半斤八两”。过去老秤是16两制的,新秤是10两制,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引申开去,说两人做事都不地道,就说他们俩是半斤八两。再譬如“拎到篮里就是菜”,是说买菜时不精挑细选,拿到篮里就是,不分好坏。后来人们把买东西不管好坏,买了就走的行为叫作“拎到篮里就是菜”。还有“斤斤计较”,应该也是出自小菜场的买卖之 中,因为最可能斤斤计较的地方就是小菜场了。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场里最能体现出来了。主妇们去菜场买菜总要精挑细选,他们不仅要考虑荤菜蔬菜和其他花式品种的搭配,还要精打细算不能超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买菜经:小菜要挑新鲜,价格要捡便宜。于是他们天天去小菜场买菜,即便是后来家里有了冰箱。

上海人买小菜讲究多

    上海人认为,刚买来的小菜和冷藏后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样,后者不新鲜了。选择、计算、搭配、讲究小菜的味道和生活的品味,上海人的这些秉性都和小菜场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每天去小菜场是对一种生活智慧的练和培养。

上一页 1 ... 7 8 9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看懂上海 作者: 责任编辑:郑彩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