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当代网民实录:干啥啥不行,阴阳怪气第一名

2020-07-16 07:30:05

  我们为什么讨厌阴阳怪气?

  阴阳怪气,毫无疑问是在加重网络戾气:反正你也不可能顺着网线来打我,偶尔在网上阴阳怪气一番也蛮爽的。

  这些梗怎么哪儿哪儿都是!?

  一开始还觉得挺好玩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仿佛被这套语言“洗了脑”:

    怼人的场合用就算了,自嘲的时候也用,说正经事的时候他也用。

    网上用用就算了,偏偏有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把“不会吧”挂在嘴边。

    这些像病毒一样迅速散播开的梗,正是社会学家称为“模因”(Meme)的东西。

    一段信息,文字、符号或是图像,携带着特定的含义或者主题,激发人与人之间的模仿传播,并随着传播过程中的一定选择机制而产生变异,这就是模因。

    从“蓝瘦香菇”到“我太南了”再到一声“害”,这些流行语都在数以亿计的传播和再创作中,都拥有了一个被大众都能理解和承认的核心意味。

    隔着屏幕想要精准捕捉彼此想要表达的语气,并不容易。这时候,直接使用一句“大家都懂”的话,也就是“用梗”,其实是一种交流过程中的偷懒行为。

    既然能偷懒,何必还绞尽脑汁想一大堆话呢?

    但听多了,真的就烦了。

    鲁迅先生说,“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这话我赞同,不过后面还有半句,“——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造梗是创意,传梗是乐趣,但梗一旦被用烂就变成了垃圾不断恶心人,也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至于有人担心这些过于简化的网络流行语会导致“文化荒漠化”,我觉得倒也大可不必。

    不断更新换代的语言梗,本身也是文化变迁的一种体现。人家专家都澄清烦了,直接表明态度:最让我反感的就是对网络语言的反感

    所以喜欢阴阳怪气的人尽管用,安心当个复读机。

    不喜欢的人忍一忍,反正它很快就会过去了,不如准备好迎接下一波流行语浪潮吧,886~

上一页 1 ... 4 5 6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凤凰WEEKLY官方号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