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偶发疫情下,这些温暖上海的故事不“偶发”

    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本来就不是抽象的大词,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演绎、不断丰富的城市特质,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可以由每个人用行动作出注解的。

    也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救火英雄”王海滨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喜讯,经媒体报道迅速传遍全城。大量市民、网友自发点赞祝福,让人在寒冷冬日感到阵阵暖意。王海滨为救邻居被严重烧伤,事情已过去五年,但人们并未忘记英雄的壮举。或者说,英雄的事迹一直流传在这座城市,为人景仰,引人向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个平凡英雄的示范引领,让申城的善行善举处处可见、蔚然成风,也让城市愈发有根有魂,彰显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貌。什么是“正能量”?这就是“正能量”。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精神文明建设也如无形之水,润泽生活的每个角落,贯穿于上海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不久前在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上海闵行区、崇明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不仅在入选数量上创下历年之最,且测评成绩全部名列前茅。

    骄人成绩的取得,自然也是上海多年来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但值得被记住的不只是成绩,更是日复一日的精神文明建设行动背后,不断积累并丰富着的、对“精神文明”本身的认知与信念。

    这些年来,上海的治理体系逐渐完善、治理能力日益增强、历史文脉得到延续、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愈发美丽,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每一个人。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体现于每个人的思想品德与一言一行。

    市委书记李强在今年5月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充分运用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形成善治的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生发更强的人文关怀、更暖的民生温度,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安顿。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在一个愈发需要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时刻,我们当然要更好地弘扬文明风尚,用文明善治润泽每个人的心灵,润泽整座城市。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