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断舍离太难!杂物堆满家!牛仔裤能到天花板!

    “你真的不考虑扔一部分吗?”

    面对40岁的企业高管龚家凯,整理师黛米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在他的卧室里,黛米搜罗出上千条内裤,有不少已经起球。

    黛米有近300次上门服务的经验,龚家凯的家算得上一个挑战。从客厅走到房间,至少有十个行李箱散乱地放在地上;厕所的浴缸里放着纸箱,里面是不知名杂物;约15平方米的卧室,鞋子收纳盒铺满了一整面墙,牛仔裤叠起来几乎堆到天花板……黛米带着两位同伴,用了整整36个小时才完成工作。

    龚家凯承认,自己“有一定囤积倾向”。

    很多年前,“囤积”就在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人们通常看到的是穷困、孤僻、年迈的囤积者。而如今,“囤积症”正在困扰大量像龚家凯这样的青年人。

    打开微博搜索“囤积症”,会发现许多网友抱怨自己已“病入膏肓”,“我上辈子肯定是只仓鼠”、“房间爆炸了”;在聚集35万成员的豆瓣“极简生活”小组,有不少组员记录自己与“囤积症”作战的过程;小红书上,整理收纳师正成为“网红职业”,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解决囤积问题。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将“囤积症”定义为“过量保存价值有限的物品且无法丢弃,导致生活空间极度拥挤、不能正常使用,对个人社会功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心理疾病。”不过大多数人讨论的“囤积症”,并非临床诊断意义上的精神疾病,而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物品正在蚕食我们的空间,我们却无力阻止。

    然而对于这一社会现象,我们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知网上搜索关于“囤积症”的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仅2篇,大多关注囤积的个人心理动机,对其社会成因暂无分析。记者向多位学者求证后确认,中文领域尚未出现以“囤积”主题的社会学研究。

    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囤积?人、物、空间之间的关系何时变得如此紧张?带着这一疑问,我找到了几位囤积者和整理师。

1 2 3 ... 5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北京烤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