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00后”立遗嘱上热搜!微信号能继承吗?

数字时代下的年轻人,

都留下了哪些“虚拟财产”?

据了解,“00后”“90后”的遗嘱中所涉及的“虚拟财产”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包括货币(微信、支付宝等账户里的钱)、虚拟货币(游戏币、Q币、比特币等)、隐私(电子相册、电子邮箱)、自传(各大社交平台的账户)、数字痕迹(逝者的ID等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等至少五大类。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网店等成为遗嘱中的常见财产类型。

对于将游戏账号纳入遗嘱,网友甚至用调侃的语气提出疑问:是继承游戏地位?还是欢乐斗地主的欢乐豆?还是怕“社死”需要注销的平台账号?

还有一部分人群,希望将自己的平台账号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例如新浪微博、豆瓣、知乎一类,他们希望自己即使离开,也能让亲人和朋友看到自己生前留下的点点滴滴,一些对事情发表的看法,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算是“睹物思人”。

“我从09年开始写微博,平时有啥灵感感悟都会往上写,和朋友们都是互关的,是我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写道。

当然,还有的年轻人则希望自己的数字遗产在自己离开后可以删除。一个流行多年的互联网段子,或许可以概括这部分人对数字遗产的态度:“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车祸,走在马路上不幸被车撞飞,我也一定要在空中先清除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才能放心地昏倒在地上。毕竟古话说得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商家泉律师认为,财产权是人的天赋权利,私有财权确立的根据主要源于不可剥夺的人身权及其劳动。包括社交、游戏在内的网络活动成为年轻人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投入了时间与劳动的与网络有关的数据和网络虚拟的货币、装备、宠物、积分等,具有了财产的特征。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做了指引性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有承认其具有财产属性或价值的先例。网络虚拟财产因投入了时间与劳动而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可控制性三个特点,逐渐得到立法和司法的承认,这些都是“00后”“90后”热衷把虚拟财产订立到遗嘱中的原因,反过来这些现象也会推进立法。

马立文说,虚拟财产的概念伴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随着他们订立遗嘱的意愿增强,虚拟财产确实也越来越多地将被列入遗嘱之中。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制来看,遗嘱的订立是为了具体确定个人财产在自然人死亡之后的安排,将虚拟财产定入遗嘱具有法律基础。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法治网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