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上海这家网红书店不卖书,熟客多是设计师作家导演

当蒋轶杉第一次走进位于湖南路11号的1984书店(1984 Bookstore),她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反应是:这要怎么改?

蒋轶杉是一名“95后”室内设计师,同事们都称呼她“小铁”。今年7月,她报名参与了小红书发起的“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和另一位设计师Tanya一起,为1984书店制定微更新与微改造方案。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有着“上海初代网红书店”名号的空间。店名里有“Bookstore”书店二字,但并不卖书,在湖南路上经营12年,从豆瓣火到小红书,但店主欧阳其实是一位年轻的“95后”。

面对这样一个深藏于上海衡复风貌区老洋房里的小店,如何“花最小力气完成最关键改造”,让街边小店能够在城市发展中延续,互联网平台发起的这场“小店帮扶”,带来了不少关于线下实体店的思考。

改造一个老洋房庭院

6月初,欧阳回到湖南路的店里,发现原本边界清晰的院子已经长满植物,快要跟一墙之隔的老小区融为一体,清理院子用了他大半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小红书找到他,提出愿意出资并招募设计师,为书店进行微改造,这让欧阳有些惊讶。

1984书店所在的湖南路,一头连接这几年热度未减的武康路,另一头连着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就伫立在街角。相较绝佳的地理位置,书店本身散发着轻松和惬意。店里除了占据好几面墙的落地书架,还能看到不少老百姓家里的老物件,比如蒙德里安风格的热水瓶,老式结婚证,机械风扇,世界各地的纪念品……

“店里的软装都是我这些年慢慢收集起来的,我把家的一部分搬了过来,这里就像是我的一间书房。”欧阳说。

因此,当小铁第一次踏进店里,设计师的敏锐嗅觉让她立刻发现,这个空间“很有个性”。“那天店里的氛围很好,室内几乎满座,但很安静,我和朋友点了咖啡,搅拌的时候都彼此提醒对方,‘声音轻一点’。”

让人能不自觉地静下来、慢下来,让设计师、艺术家们能打开思路,是1984书店最鲜明的空间属性。但这也让改造设计变得有些左右为难。“改多了,会破坏小店原有的调性;改少了,又达不到空间利用率和使用功能的提升。”小铁说。

更现实的挑战来自历保建筑的修缮限制,不仅装修、改造都要向街道和房管部门申请,不能改动建筑内部结构,就连外墙上的一砖一瓦、院子里的古树都不能随意改动。

空间个性强、改造限制多,是上海市中心尤其是历史风貌街区中,不少小店提升环境与功能时遇到的挑战。店主欧阳与设计师小铁最终把改造聚焦在店里面积约100平方米的院子,核心诉求就是提升空间利用率。

“这家店开了快13年,但院子的利用率不高,因为上海冬冷夏热,还有黄梅天和台风,每年最适宜坐在院子里的时间,就是4-5月和9-10月。”这也是店里生意最好,或者说,最接近收支平衡的时候。

明确了改造需求,设计师对书店进行了一番地毯式扫描:院子自带一个破旧的西式浴缸,那就收拾干净种上高低错落的仙人掌;老洋房绿化多了蚊虫就来“报到”,那就减少草坪植被,改用盆景盆栽;院内的桌椅原先都随性摆放,现在沿着围墙摆放一圈,空出中间的区域开阔视野;多余的椅子也没丢弃,挂到墙上就是现成的装饰品。此外,院子靠墙还新增了一排白色台阶,既能当成座位,也与墙上的涂鸦呼应,成为店里新的打卡点。

“改造一家店,其实比设计全新的空间更难。”小铁说。以院子中央两棵交错相依的树为例,由于不能对树进行移栽或修剪,设计师干脆围绕两棵树摆放了一圈桌椅,其中半圈是吧台桌和高脚凳,能满足不同顾客的落座需求。院子本身自然与历史人文交织的气息,也与时髦的金属座椅形成了巧妙的平衡。

店里的标识系统也进行了微更新。“人们来沿街小店,经常担心找不到厕所,我们就设计了醒目但与商户风格统一的告示牌,提示洗手间的位置,也新增了‘忙碌中’‘请稍等’这样的小标语传递友善的态度。”小铁说。而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往往能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再度来到这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