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曾是上海“下只角”羞与人说,现在居民到处分享,中间发生了什么?

    “口”“袋”“公”“园”

    作为街区唯一的集中公共开放空间,乐山绿地也曾经历过一次改造,但居民并不满意。这一次更新,寄托了居民的诸多盼望,整个过程中,大家纷纷提出各种建议。“希望不要围墙,全部开放”“想要健身设施”“想要儿童乐园”“想要在里面跑步锻炼”“想要坐下来晒太阳”……

    占地约5600平方米的绿地,就一个街角的大小,能满足那么多居民需求吗?

    受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委托,VIA维亚景观首席设计师孙轶家接手了这个项目。第一次来乐山街区调研,他就强烈感受到街角绿地对于居民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仅是户外绿化景观、健身活动空间,还承载着居民家里的“客厅”功能、晒太阳功能、社交功能等。

    如何既景观宜人、绿化繁茂,又把那么多需求融为一体?在小小的街角,堆砌一个个功能设施是不行的。设计需要巧思。孙轶家把“口袋公园”四个字拆开来,分别阐释乐山绿地的设计思路。

    口袋公园首先是个“口”,嘴巴需要打开,与整个街区融为一体,便于人们使用。绿地三面临街,街口望去,一眼就能窥到内部的生动场景,摒弃传统高大绿植挡住视线的做法,由此让人们心生“走进去”的亲近感。

    其次是“袋”。无论老人、儿童、健身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各自的空间,就像一个个“口袋”可以把人装进去。

    这里空间不大,但内容丰富,一簇簇花坛、迷你健身区、儿童乐园、蜿蜒曲折的跑步道、二层廊道、中心喷泉池等,动线选择多样,但它们并不凌乱,彼此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比如浅蓝色跑道,并非简单环绕绿地一圈,而是一个“乐”字形。它斜穿廊架下方,绕弯后抵达花坛边缘,再进入喷泉池后方。这样弯曲的跑道不仅一步一景,妙趣横生,拉长了动线,而且它本身也是各功能区的视觉分界线。

    同理,木板空间与喷泉池空间巧妙融合,既能漫步赏景,又不妨碍年轻人在木板上玩滑板,周边的花坛边缘还能提供开放式座椅,可供家长坐下看护孩子玩耍。

    再说“公”。口袋公园的公共性非常重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