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佘山天文台重新开放在即,一起来触摸历史

经过两年史上最大规模修缮,位于佘山之巅的上海天文博物馆重新开放在即。其前身为123岁的佘山天文台,“镇台之宝”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

历百年沧桑,再一次相遇,这里将为我们次第呈现怎样的历史厚重感?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打卡点?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前去探营,一一做了梳理。

【日晷】

在博物馆入口处,抬头可见一个日晷。这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这项发明被沿用数千年之久,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墙与铁】

1900年,松江九峰之巅——西佘山峰,耸立起佘山天文台。1928年后,天文台楼体扩建,曾经的一面外墙成为内墙。在序言厅,观众得以看见这面“倾斜的墙”。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在二楼主展区,仰望屋顶可见“1928年的墙面”。

除了天文台主建筑使用的瓦片,百余年前为望远镜配套建造的圆顶铁板,在2022年改造时被拆下,部分铁片经处理后,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

【大地是球形】

展出的《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一幅世界地图,图中明确了阐释了“大地是球形”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大陆的基本形状和范围,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宇宙观。该图及副本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地,为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在亚洲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一同展出的还有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编撰的《天问略》,1615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介绍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书籍。

【彗星撞击木星】

1987年,在佘山天文台西侧,安装了一架口径为1.56米的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

1994年7月,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撞击木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作准确预报的太阳系天体的重大碰撞。1.56米望远镜成功观测到6次撞击。此次展出了其中三张照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