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妈妈坐车赶来“淘宝”,不足10㎡的小店坚守40多年!
后来流行中山装,常见的就是四眼钮扣最早时候还是有机玻璃材质,后来变成树脂材质。
说罢周凯拿出一盒包装上印着生产日期标记为“1984年11月”的钮扣。
周凯开玩笑说,当时他收藏了5盒这种1984年产的钮扣,一次有一个爷叔看到,一口气买走了3盒,省下两盒他都有点舍不得卖了。
老经理说,当时人们衣服的颜色主要是黑白蓝灰四种,钮扣相应的也就是这四种颜色。
随着国内外技术的发展,有机玻璃的钮扣也越来越少,大多由树脂材质替代。
人们喜欢穿滑雪衫了,大家又开始拷拷钮。
老经理说,上海人口中的滑雪衫,就是羽绒服。羽绒服的布料相对厚实,钉扣子很不容易,因此一般用机器装订,结实耐用,后来上海冬天穿羽绒服的人越来越多,对拷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老经理说,他还在钮扣店工作的时候,不少远近居民都找来要羽绒服换钮扣,不过这种拷钮修起来需要特定机器,他们跑遍全城找到了一台,添置上了——
就是这台至今还在用着的拷拷钮机器,周凯用来给附近居民修羽绒服、牛仔裤、帆布包等上面的拷钮。
慢慢地,人们又开始喜欢包扣。
所谓包扣,就是把一层布料包在钮扣外,这样能更好地和衣服融为一体。
在周凯的店里,还有这种一台包扣机器,也是当时有不少人要修包扣,他们就去四处找来的。
“稍微好一点的衣服,买回来有可能会送一块布料,就是方便钮扣掉了包包扣用的。”
我还会去大商场看看,现在卖什么衣服。
本文来源:周到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