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妈妈坐车赶来“淘宝”,不足10㎡的小店坚守40多年!
2015年,“申江钮扣特约经销门市部”改名为“江苏路钮扣专卖店”,在原址重新开业,一直到了今天。
现在,来到小店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衣服上的钮扣掉了要配、针头线脑要买、拉链坏了要换……都能解决。
张阿姨乘了40多分钟的公交来到钮扣店,拿出一个坏了的裤子拉链,说要重新配一个相似的。周凯和张阿姨一起选了一个颜色相近的,周凯比着原拉链的长短,把新的拉链改了一番,不出10分钟的功夫,张阿姨得到了一个满意的新拉链。
我的裤子拉链坏了,现在裁缝店都配不了拉链,得我配好拉链,再去让他们缝上。原来我家住在附近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这家店配钮扣拉链,所以后来也一直有什么需要就坐公交来了。
张阿姨把新配的拉链给记者看,说拉着的感觉就知道质量好,坐公交来回一个多小时也不亏了。
家住钮扣店楼上的郑阿姨是店里的常客,平时只要是衣服上的东西就喜欢到小店来买。
这里像是一个宝库,针头线脑很小的东西都能找到。
这天,郑阿姨买了一件新春装上衣,觉得钮扣的颜色不好看,于是来买了8个和衣服颜色相搭的钮扣,准备回去全部换上。
由于是熟人,周凯提出可以优惠一些,而郑阿姨反而多给了一些。
我们不希望你亏本做生意,最希望的是你一定要一直开下去。
除了自己有需要,来小店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少是为家里人“代购”,修衣服……
采访间隙,记者看到一位奶奶来为自己上小学的孙女配校服上的扣子;
一对年轻的夫妻散着步走进钮扣店,买了6颗黑色的钮扣,他们说,妈妈给了钮扣店的地址,吩咐他们来买的;
一位听障人士来到小店修包的拉链,不需要什么语言交流,看到包了,周凯就选好对方点头的拉链,帮他换上;
周凯说,这个冬天,有人从嘉定专程赶来,走了两趟就为了修羽绒服上的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