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活上海

意想不到!上海这12个老建筑...竟然都被“移动”过!

  2010年,为了配合博配套工程、

  浦东滨江大道的建设,已经104岁高龄

  的上海浦东大洋房开始了“平移”历程。

  相比较之前那些老建筑的平移,

  年逾古稀的大洋房的搬家过程格外不易。

  因大洋房二三楼内部几乎没有支撑墙

  (内部是木隔假墙,不是砖墙),

  而一楼的房间纵向墙体又不在

  一条直线上,结构出乎意料的脆弱。

  为加固而交错架设的钢桁架

  让大楼看上去犹如一座盘丝洞。

  五花大绑后的建筑推进力仍然很难平衡。

  大洋房的平移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向南平移36.1 米,

  第二阶段再向东平移3 米,并整体顶升0.9米。

  虽然这时候的建筑平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但大洋房当时平均每天只能移动4米左右。

  2014年-梅林正广和大楼

  上海最大的老建筑平移工程

  平移距离:38米

  1935年,原英商正广和集资建造了正广和大楼。

  这栋6层,总面积达到7000㎡的庞然大物,

  据说当时总共花费了1.5万两白银,

  主要作为公司的汽水仓库使用

  (1996年被改造为梅林正广和集团办公大楼)。

  最初建筑位于当时的英租界内(福州路上),

  这是一栋清水红砖墙的框架式结构建筑,

  各立面纵横线条构韵味浓重,

  在那个年代十分罕见。

  1999年被列为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同时,

  还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2010年左右,

  大楼所处的地块面临整体开发,

  而正广和大楼正处在地块中央位置,

  一度成为地块开发的一大难题。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讨论,

  最终还是决定将将老建筑

  保护性平移至济宁路路口。

  2014年11月,魔都有史以来

  平移体量最大的一栋建筑,

  启用了了近30台200吨的平移千斤顶,

  最终顺利平移了38米。

  据说平移这栋面积7000㎡的老建筑,

  费用甚至超过了重建一栋全新建筑。

  2014年-启秀实验中学东楼房

  路线最复杂的建筑物平移

  平移距离:49米,旋转93.73度

  百年老校启秀实验中学内,

  与张学良故居同期建设,因此这两栋洋房

  也被称为张学良楼的姊妹楼。

  两栋洋房与孙中山故居也仅有一墙之隔。

  因此双双被列为衡山路—复兴路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的保留历史建筑。

  另一栋双子楼

  虽然从未涉及市政改建与商业开发,

  但东楼洋房与扩建后的

  启秀实验中学教学楼距离太近,

  给学生们带来了安全隐患:

  两栋楼最近相隔仅0.9米,

  几乎能推窗握手,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车都开不进去。

  最右侧楼原本在中间大树左边

  2007年中学第一次提出东楼洋房的平移申请,

  但因洋房距孙中山故居太近而搁浅。

  此后校方请来了多位文物专家,

  论证东楼平移方案的可行性。

  这一等,就是7年——2014年9月,

  老楼的平移申请终获通过。

  不能影响孙中山故居,

  还要避开地铁10号线,

  老楼的平移路线颇为复杂,

  最后历时3个半月,

  工程最终于12月19日完工。

  2016年-沈宅

  上海百年民居“第一移”

  平移距离:100米

  平移前的沈宅

  沈宅,一幢始建于1860年,

  157年历的大宅院。它位于上海的老城厢

  ——花衣街116号,外滩万国建筑群落当中,

  它的主人沈义生是晚清

  “朱、王、沈、郁”四大沙船巨商之一。

  沈宅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

  从现今留存下来的红砖拱券、

  砖作仪门、镂雕精细的翼状木饰,

  细致精美之处仍能让人感受到

  当年那个盛极一时的沈家大宅的风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每日上海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