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地铁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扰民 是真正把“人民城市”理念植入了生活日常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地铁将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收入新版乘客守则,体现了人性化与细致化,是城市公共服务意识的提升。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有关部门的自我加压,因为这显然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地铁方面对媒体表示,今后乘客在车厢里发现有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行为,可以通过服务热线反映,地铁方会联系后续站点的工作人员上车劝阻。很多网友提出:碰到拒不听从劝阻的人怎么办?有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能不能列入诚信档案?等等。这些都有待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尽快摸索出有效的方法和对策。

    从网友的留言中可以看到,除了电子设备声音外放之外,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或者聊天,监护人放任孩童大声啼哭或者吵闹,都是公共场所里让人反感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以明文规定电子设备禁止外放还有更进一步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引导公众意识到噪音对于他人的干扰。一般会认为,只有那种明显刺耳的声音——比如汽车喇叭声、机器轰鸣声、超过一定分贝的音乐声等等——才是噪音,事实上,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不舒适感的声音,哪怕分贝不高,都可以被纳入噪音范畴。之前有妈妈带幼儿坐飞机,因为担心孩子吵闹而事先为其他乘客准备了包括耳塞在内的小礼物,这一行为被网友齐齐点赞,就是因为封闭空间里的噪音尤其会让人感到烦恼。这也是为什么在文明社会里,保持公共空间的安静被视为一种公德。

    这样看来,如果说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是以法规形式对公众行为作出约束,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随着公众文明意识的增强,能够不断推动法规的完善,从而带动城市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这也许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细处的落实和体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