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断舍离太难!杂物堆满家!牛仔裤能到天花板!

    依赖

    龚家凯经常在世界各地重复购买同一款物品。

    他有二十双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新百伦运动鞋,“我很喜欢这个款式,就买了美国、欧洲、日本不同地区生产的”。卧室架子上,挤满了凯蒂猫和泰迪熊,他解释,“也不是喜欢,但泰迪熊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凯蒂猫是日本各个城市的不同版本。”还有客厅里一排排雷同的可乐瓶、行李箱,“都是去世界各地旅行时候带回来的,特意买的当地产的,我只要路过看到了就会买。”

    龚家凯是黛米的客户之一。他一米八左右,身材健硕,开朗而健谈,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收入颇丰。他觉得,阻碍他断舍离的,是一种“神奇的超能力”——每次看到物品,他都能瞬间想起与此相关的人生细节。

    那条起球的运动内裤,在洛杉矶留学时穿去踢球的,“我以前踢球踢得很好的”;那件皱皱的黄色保罗衫,高中暑假去旅行社当导游时得到的,“那可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哎”;还有挤不进去的牛仔裤,二十岁当健身教练时候买的,“我以前身材特别好,我总在想,或许还有天能穿上”。

    台湾出生、美国长大、上海工作,他始终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所以更喜欢那些有回忆、有沉淀的东西。”

    王萱今年27岁,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在同事看来是一位“精致时髦的都市女性”,没人会想到她生活在一个如此无序、杂乱的空间中。

    家门口的走廊,放着十来个未开封的快递纸箱,挡住了一半路面;客厅里,鼓囊囊的旅行袋一个叠一个,堵住了进出的空间;阳台上,“杂物小山”堆得和冰箱一样高,地上散落着形状各异的收纳盒,里面塞着牛仔裤、毛绒玩具、衣架、洗衣液、零钱包。一个月前,朋友去找她,一进门就露出了“极其嫌弃的眼神”,待了不到十分钟就“赶快溜了”。

    工作五年,搬家六次,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王萱的房间面积逐步扩大,8㎡、10㎡、12㎡、19㎡……与此同时,王萱对物品的渴望也在迅速增长。在床头柜上,王萱放了十四瓶正装香水,虽然明知道香水消耗缓慢,不久就会过期,但“不买小瓶的,大瓶的这么摆着才好看。”

    王萱想过,如果家变得简洁空旷,自己会开心吗?答案是否定的,她喜欢被物品包围的感觉。

    她说所有物品都必须备齐,要考虑每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为了不知何时会登门的客人,她囤了十几双拖鞋,以及同样数量的一次性牙刷、毛巾、内裤、鞋套。她甚至在当时租住的十平方米房间中准备了两条长凳,“要是来了五六个人坐不下怎么办?”“别人囤货顶多考虑半年、一年,我要考虑两年、三年、很久以后”,“万一以后会用上呢”。

    她觉得这种“深谋远虑”或许源于童年时生活的窘迫。小学时期,她的父母突然下岗,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她一直穿别人的旧衣,“在自卑与自负之间反复拉扯”,也曾被同学集体孤立,连一块橡皮都借不到。

    眼看着家一步步走向囤积,她却有一种幸福的餍足感,“再也不要向别人借了!”

    而于晓静从囤积中品尝到的,是久违的放肆。

    晓静是“90后”,上海本地人,从出生起一家三口就挤在十余平米的老公房,“手脚都伸不开”。结婚后,她和丈夫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新屋,望着空旷的三居室,她仿佛获得了一张囤积许可证,开启了疯狂购物模式。

    化妆棉和蒸汽眼罩打折了?囤。抽纸多买几包更便宜?囤。李佳琦又推荐护肤品了?太划算了,囤。

    不知不觉,她储存了两年都用不完的化妆棉和蒸汽眼罩,堆积的抽纸塞满了三个衣柜隔间,挖耳勺就有二十多支,至于清洁海绵,“应该这辈子都足够用了”。晓静的丈夫也不甘示弱——他买了大量零食藏在家中各个角落,“也有童年遗憾要弥补”。

    经过近300次入户整理服务后,整理师黛米对“囤积症”已经见怪不怪。她的客户主要是25-40岁的人群,大多穿着讲究,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收入。进门之后,却常常发现这样的情景,“有些家已经不是家了,没有光,没有风,密密麻麻全是杂物和垃圾,堆满整个屋子。”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北京烤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