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上海街头这些小店,让城市充满烟火气

弄堂里的小店,是充满市井味的平民故事

葛明铭:国家一级文学编辑、上海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曲艺家、故事家

我出生在南市区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里,弄堂外的那条马路从东北朝西南曲折蜿蜒,马路两边的小店鳞次栉比,和小店有关的人间故事重重叠叠。

那里的一家理发店,它不只是人们理发的地方,也逐渐成了附近居民休闲、聊天和娱乐的地方。当年订阅报纸的人家很少,理发店有一份公费订阅的解放日报,于是附近居民便来店里看报,讲新闻、嘎三胡,胡天鸦地。弄堂里的跷脚根福样板戏唱得字正腔圆,还擅长反串旦角,“我家的表叔”唱得韵味十足,理发店店堂便常常成为他的舞台,引来理发师和顾客的阵阵喝彩。

理发店还兼带某些外科治疗,邻居有人落枕了,歪着头、苦着脸走进店堂,理发师“长脚”,慢慢转动落枕人脑袋,突然一甩,好了,头也直了,人也笑了;小孩子调皮,嬉闹中不当心手臂脱臼了,孩子大哭,大人急煞,抱到店来,理发师“老三”慢慢转动孩子手臂,猛一拉,好了,孩子破涕为笑,大人千恩万谢。

理发店隔壁是废品回收站,通常是后门大开,弄堂里的孩子们常常钻进去在收进的破旧书报中寻觅小人书和阿尔巴尼亚画报,成为孩子们课余阅读的一个乐园,看完了物归原主,成为规矩和默契。到了立夏这天,废品回收站热闹非凡,排队称人,挨个站上那个称废品的大磅秤,在“重啦”“轻啦”“老样子”的自我评定声中,立夏充满了初夏的生机。

弄堂口的服务站,由居委会经办,业务单纯。一是传呼电话,二是扎拖畚,四、五位热心的中年老阿姨,她们兼带的第三个业务就是做红娘,据说成功率比电话拨号接通率还高。那时还不兴中介费,所谓的“十八只蹄膀”,就是收点谢礼,吃顿喜酒而已。

马路对面的阿二小人书店,其实就是借着人家山墙用油毛毡搭的一个六、七平方的摊头,靠墙一排书架,全是小人书,堂看,有小凳子坐,一分钱看两本,借回家看,一分钱一本,当天打烊前归还,借回家不用任何抵押,就凭一张面孔。

弄堂口朝东走三家门面的酱油店买一分钱料酒,两分钱辣火(沪语:辣酱)是可以赊账的,也没有小说《孔乙己》中墙上的那块记账板,伙计都是客客气气的,从未听说有赖账的事情。

酱油店隔壁的中药店,有个可以避雨的门洞和两根大理石圆柱,这里成为孩子们“官兵捉强盗”游戏的地方。孩子们白相快乐嬉闹,店员们也决不会出来呵斥、驱赶。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店,人和店之间不只是买卖,不只是钞票。那些充满了温暖的人性表露和人情往来,构成了一个个充满市井味的平民故事。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