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昏暗破旧的通道,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他们做了什么?

    如今,配合边上的墙绘,园方邀请学生、员工用纱线编织椅背。看到的路人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编织几下,再坐下,安静地品读空间里的各类艺术装置。

    正巧弄堂有一处灰暗的死角,此前没有内容。借助这次空间的艺术激活,在刘毅的力促下,这个小角落变身为一个“公共图书馆”。

    这里的每家画廊、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画册,能否集成这些画册,做成一个二手图书馆?刘毅率先捐了一座书架、8本画册,再到处分享这个信息。慢慢地,附近画廊都开始捐出自己的画册。几个月后,没有任何人打过招呼,有一家画廊又默默捐了一个书架。

    每个人都可以走进来欣赏、停留。画册中的东西是过去的静物,但这方空间是活的,持续发生的。

    这几条弄堂火起来了。公共空间成为教学试验田,时不时,有艺术学者、教授带领学生到此教学,举办沙龙讲座,也有艺术家在此交流。

    在M50园区和刘毅的计划中,未来,这方天地还可以策划更多活动,如弄堂小剧场、弄堂时尚秀。希望更多人发现身边的美好,人们对所在的城市和片区有更多关注和了解。

    “弄堂共创”,让公众不仅成为欣赏者、使用者,也成为创作者。艺术,以软的、有趣的、有内容的手法,契合了城市更新的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参与设计苏州河贯通工程的景观设计师、上海市劳动模范毛项杰,时常带领学生来苏州河畔讲学。

    “设计做得再好,没有人理解,就是空洞的。”毛项杰解释,一条岸线的生动更新,不能仅仅在硬件上激活,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

    她讲解量、接待量最大的,就是华东政法学院到M50的岸线段。无论组成团队的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每一次讲解,团员们都渴望知道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发生。

    她曾遇到退休老人在河边吟诗,看到孩子在更新后的河畔嬉闹。也有M50的艺术工作者、学生在河边写生。

    艺术家的参与赋能,让游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她为此设计了带孩子去苏州河畔速写的活动。边走边学中,让孩子们感知河边岸线的魅力,感知工业遗存更新后的文化魅力。

    她发现,不少孩子就生活在苏州河周边,但他们起初并不了解这里的历史,也没意识到岸边的美好。为此,她组织设计更多类型课程,有工业历史,有红色文化,也有科教美育,还策划了岸线边的音乐直播,用多种媒介和手段,激活这个片区。

    逐渐地,毛老师的苏州河行走课程形成了品牌效应,积累了不少小粉丝。

    同样,M50园区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开始了更多艺术与更新的融合。比如,最近刚刚结束的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规模不大,有点“悄无声息”的感觉。但每一个跨入园中的观赏者,都可以感受到苏州河厂房与艺术的融合,感受“一江一河”景观区域的氛围,作品更加亲民化、接地气。

    在叶蕾看来,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可以启发创造才能、保存历史记忆、美化公共空间、带动地区经济。

    老厂房式“艺术社区”,未必需要大动干戈的硬件更新,艺术的手段不仅恰到好处,更给予其他点位城市更新新的启发——如何在更新的公共空间里植入趣味内容;如何用场地本身生动地讲述城市故事,品读城市历史,而不仅仅是立一块信息牌;如何让路人在这里产生文化感知上的兴趣与互动,真正成为空间的参与者。

 

    M50弄堂的尽头,有学生把小小的破旧出口装点成相机取景框,巧妙将内外两个空间联系在一起。

    当人走进弄堂时,景是眼中框,人也是框中景。他们一起通向出口处的光,通往未知的、温暖的远方。

上一页 1 ... 3 4 5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