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北蔡“小南京路”消失了 它将成为上海未来的“城市森林”

“村”的职能尚未终结,动迁后续工作仍复杂

苏建平是为数不多怀着隐忧的人。5月的一个周末,他的手机电话和微信接连不断。中界村虽然100%完成了村民改造征收签约,但直至今日,还有6户人家没有搬走,他们孤零零住在冷僻的老房子里。

这次安置政策对村民来说颇有吸引力。异地安置的保障房有的在北蔡镇,有的在三林镇,据大家的反映,普遍是地段比现在还要好的区位。

置换面积也有两种测算方式,可以按“人头”,也可以数“砖头”,村民自选,怎么优惠怎么来。有些人宅基面积大或家里人口数量多,甚至可以换到三四套新房。

但并不是所有的好事都好办。新的利益面前,新的纠葛也随之产生。

前期为了推进签约,村里已经把家家户户的个体情况,特别是矛盾点,摸了个大概。征收事务所根据各家上报的材料逐一找相关单位核准,俗称叫“内查外调”,再去认定每户每产的人口、面积。

一次城市更新,往往也是一次对过往二三十年历史遗留问题的总清算。过去一直没有解决的高压线、异地新建房屋和共有产问题,是此次动迁中,一些房屋难以认定面积的主要原因。

北蔡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魏任泳也经手了不少因为当年特殊历史原因而缺证少章的房子。“我们翻看了历史档案,调取相关凭证,最终都能把大家真实的情况核实清楚。“不能多的一分不多,该给的也一分不少。”

中界村6户至今尚未搬迁的村民中,有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妇。他们分到了三套新房,却难以做进一步的财产切割。现在,他们仍执拗地坐等对方的让步。

周围已经拆成一片废墟,村里需要给这6户人家单独排6条水管,确保他们的用水安全。垃圾的清运同样也要单独安排。“我们也正在帮着做工作,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解决各自的家庭问题。”苏建平说。

而对中界村来说,此次动迁还有一项“硬骨头”工程刚刚起步:村集体的土地上,还有约10家企业需要腾退。

它们曾经给中界村集体带来大量租金收益,但眼下北蔡楔形绿地的建设即将上马,6月30日,是这些企业商铺的搬迁时限。“这两天净忙着做企业的补偿方案、签订补偿协议。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也希望帮大家平衡利益。”

中界村的班子有6名村干部。铲车轰隆隆开进开出的这几个月里,中界村的形态一点点消失,他们几乎是这个小村庄城市化前夜,最后的见证者。

“但‘中界村’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使命终结,恐怕还要再过好几年。”苏建平说,村集体的股份每年还要分红。大家虽然即将住进楼房,但农民的社保身份尚且没有摆脱。还有几百亩农用地仍在耕种。村民的组织关系、身份材料,乃至家族记忆和个人身份认同,都还在村里。“有些人早就搬到城里去住了,户口也不愿意迁出村,毕竟这里有大家的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