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耗时17年修缮改造!上海当下最火街区,真的越逛越“上头”→

  东起圆明园路,西至虎丘路,北临南苏州路,南至北京东路,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11栋历史保护建筑庞然而静默地矗立着。

  它们合围而成的这块区域,

  是当下上海最火的街区

  洛克·外滩源。

  2006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受邀参与洛克·外滩源的城市更新项目。

  经过17年的修缮和改造,

  洛克·外滩源公共空间正式开放!

  大批市民游客立刻前往打卡参观,

  甚至,下雨的周六,

  人气也丝毫未减!

  这片街区到底有多好逛?

  无论是历史建筑、商业业态

  还是公共空间都值得好好体验一番!

  建筑巡礼

  如果你是建筑爱好者,

  来这里开展一场历史保护建筑巡礼

  再合适不过了!

  光陆大楼、广学大楼、亚洲文会大楼、中实大楼、安培洋行、圆明园公寓、女青年会大楼、哈密大楼、协进大楼、兰心大楼、真光大楼, 11栋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无疑是整个街区最大的亮点。

  在时间的侵蚀下,许多建筑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亟待修复。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受邀主持翻新后,决心恢复建筑物原有的尊严和风格,建筑团队对外墙进行了仔细的清洁和修复,又扩展了部分建筑物屋顶区域内的现有结构,以适应新的当代功能需要。

  比如,美丰洋行的三层历史建筑立面得到了保留和修缮,并以陶土砖堆砌的形式向上增加了十一层,成为了现在的众安·美丰大楼。这幢砖红色建筑庄重地矗立在北京东路与圆明园路交叉口,成为打卡合影新地标。

  众安·美丰大楼

  上海外滩美术馆所在的亚洲文会大楼,曾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如今用以展示和传播当代艺术。建筑内部经过改造后,空间能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展览形式。

  二层门厅

  四层门厅

  值得一提的是,每幢建筑上都有印着二维码的铭牌,扫一扫,折叠在砖墙之间的厚重历史即刻舒展在眼前。

  无论你是想补习历史知识,

  还是想拍拍美照,

  来这儿逛逛,肯定不会错。

  游逛小店

  试图以文化、艺术、历史底蕴等吸引年轻创意灵魂的洛克·外滩源,显然对入驻品牌的调性十分考究。

  沿着街区散步,可以见到城市骑行爱好者喜爱的BROSHOP、生活方式集合店Element、国潮香氛观夏等颇具生活格调的品牌,也有外滩美术馆、大田秀则画廊等艺术气息浓厚的展馆。

  钟情于书的文艺青年,

  不会错过街区内两家特别的书店。

  naive理想国,作为出版品牌“理想国”的线下体验空间,藏身于外滩源的夹巷里,若不留意,很容易错过,但这并不妨碍很多“粉丝”专程前来打卡。

  整个空间分为两层,集书籍、咖啡、饮酒于一体,在设计上埋下不少“彩蛋”:一层主要是阅读区,兼具售卖意式咖啡。临街的落地窗玻璃完全打开与街道相通,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开阔随意。

  店里的四款特饮很有意思,

  分别从四本书中汲取灵感。

  譬如,讲述追击贫民窟毒枭故事的《里约折叠》,与之同名的咖啡混合了代表热带的西番莲和菠萝汁,再撒上少许辣椒丝点缀,接触到舌尖时,顾客似乎能感受到这本纪实文学文字背后的辛辣刺激。

  实测,味道很清新,不黑暗,放心喝。

  出门搭乘一班隐秘的电梯来到二楼“作家的房间”,室内别有洞天,被分割成作家的浴室、书房、客厅、开放式厨房等多个空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灵感?

  完全是在演绎作家们的真实生活。

  《罗马假日》的编剧达尔顿·特朗勃总是在洗澡时文思泉涌,“作家的浴室”墙面上就挂着那张著名的,他在浴缸中写作的肖像照。

  二楼的空间相较一楼更放松惬意,这里实行“日咖夜酒”:白天可以阅读、喝咖啡,透过大片的落地窗欣赏街景,晚7点后,开始售酒,成为一个适合与朋友相聚的小酒吧。

  而紧邻洛克 外滩源博物院广场的

  城市考古图书馆,

  则是一个关于上海城市记忆

  的小型展馆。

  图书馆的创始人徐明是一名City Walk爱好者,对历史人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城考图书馆空间不大,颇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味。

  一楼是一个公开的展厅,主要做文化类展陈,目前正在展出以上海街区为主题创作的摄影、绘画作品,《魔都囡囡的石库门回忆》《水彩画的外白渡桥》《圣三一堂的早晨》……开展前,徐明和同事们面向公众发起“Bund of yours"作品征集活动,最终从数百幅作品中挑选了一批比较精彩的进行展出。二楼是一个小型图书馆,藏书鲜明地刻着城考团队的个性——以城市历史和城市档案为主。团队工作人员说,十分欢迎对城市历史人文感兴趣的朋友来参观这个小型图书馆,共同拓展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艺术/知识生产。

  街区小憩

  “那可能是里弄和后巷,是点缀着流动小贩的街角,是某个熟悉的门廊,抑或是朋友之间适意畅谈的长凳。他们为公共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凭依。上海的传统社区保有对这些空间的珍贵记忆。因而这些临界空间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融聚汇、共享时空的场所。”

  戴卫·奇普菲尔德的这段话被醒目地记录在圆明园公寓的窗户上。“适意畅谈的长凳”“公共与私人领域互通的凭依”在洛克·外滩源街区得到了生动具体的阐释——

  几乎每间店铺都设有外摆位;

  街区内部的公共空间被打开;

  街巷或转角设置了混凝土台阶,可供参观者小憩,闲谈、互动;

  亚洲文会大厦(外滩美术馆)、安培洋行、美丰大楼、中实大厦四栋建筑之间新建了一个博物院广场,9月22日-10月6日,首届外滩建筑节期间,音乐快闪、肢体剧场、城市对谈等一系列表演、活动将在广场和内部街道上演。

  到里弄里散步,在长凳上吹风,逛一家小店,看一场表演……这样的街区是否符合你的期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沪ICP备090252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