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浙江嘉善划归上海青浦了?沪苏浙交界处,有了新变化

 

拓荒

城市边缘,有多远?方厅水院距离上海轨交17号线终点站东方绿舟站,还有16公里。

长新公司和方厅水院相距不到2公里。记者去采访,因为那里太过偏远,外卖点不到连锁品牌的咖啡,打车软件叫车等不来接单司机。

江峰家住上海市静安区,通勤距离80公里,若每天开车往返,大约需要4个小时。入职长新公司半年后,江峰从家里搬出来,在吴江汾湖租房住,开车上班只需10分钟。他算了一笔账:“车辆损耗费、油费、路费加起来,每个月在通勤路上的支出大概3600元,房租每个月2800元,还能省下来回时间。”

“这里好多年没变过。”金泽老街上,一位老人经营理发店几十年。长新公司有几位员工各自家附近的理发店经常排队理发,他们有时会到老人的店里剪头,听老人说,那里没有商品房,区域内商业气息很淡,注定年轻人不会留下来,老人常盼着:“是不是可以搞搞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进来?”

回忆起来,任国威刚加入方厅水院项目时,开发区域周边都是老村落老宅子。此前,他承接的项目大多在周边配套成熟的城区,水电煤等基础设施网络到位,而两省一市交界处,几乎是配套最薄弱的地方,市政管网都没接上。

位于交界处的镇政府,更熟悉农业工作,聊起打造高标准农田、提升亩产量、形成地方农业品牌等,工作人员滔滔不绝,一说起开发建设,却感觉很陌生。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立,发展的机会也来了,方厅水院就是城市边缘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不过,发展了几年,不少老村落老宅子还在,仍能看到这片土地原生态的模样。“水乡客厅区域开发强度不大。”朱翊元说,“维持绿色生态的基底,进行低密度开发。”

水乡客厅的规划中,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高于75%。水乡客厅整体项目所蕴含的意义,除了“缝合边界”的一体化示范,也是关于“好风景转化为好经济”的创新和探索。

方厅水院依照绿色生态的施工标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允许排放水泥浆水,工地上,所有泥浆都经过专门设备进行干化、固化,成为水泥固化体,硬得像混凝土,再统一运走处理。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可以二次利用,作为项目上的中水,用来冲洗场地等。项目建设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在工厂加工好,到现场进行安装,避免焊接、切割等工艺,减少示范区内的施工污染。

同时,方厅水院致力于打造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外墙采用特殊材料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减少能源损耗;用光伏、水源热泵代替传统能源,清洁能源设备发电可满足整个场馆需求。

“我们是客厅,不是要搞开发区、产业园区,客厅更多是待客、交流的地方。”朱翊元介绍,方厅水院建成后,将聚焦“一体化成果展示”“江南文化示范”“科技创新成果交流”,布局多种运营业态,一方面作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成果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一体化发展成就和江南水乡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会议交流中心,服务长三角区域政府及企业峰会,辅以大型发布会、行业论坛等,全方位、多层次构建区域信息互动矩阵。

变化正在发生。几年前,一个年轻小伙到金泽老街上开了第一家咖啡店,现在,周边咖啡店数量已经超过10家;以往,到金泽古镇闲逛,想买水都找不到几家开着的店,现在,经常能见到导游举着旗子,后面跟着团,专程来游古镇。

住在附近的居民已经形成习惯,空闲时候,骑自行车到方厅水院建设工地上看看,再眺望省界那头的江苏和浙江,距离不再遥远。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华东局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