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上海这么卷?这种食堂1公里有3家 菜品上百种 连游客也来打卡

定制软糯饭菜、营养套餐…

社区食堂推出老人友好服务

而随着社区食堂的数量越来越多,前来用餐的人越来越多,社区食堂之间也“卷”了起来。

14款老年膳食营养套餐、外卖点、特色档、下午茶、老字号品牌以及公共餐区……今年1月新开的红松东路社区食堂可以说是拥有着社区食堂的较高配置了。

走进社区食堂内,可以看到就连空间设计也考虑到了适老化。

灯光用的是柔和暖黄色温,通过合理的照度营造人性化光环境;地面无高差方便轮椅进出,地砖选用防滑系数高材质,墙面及家具选用圆弧倒角,无障碍设施融入空间设计,社区食堂内实现了适老化。

而身处邬达克设计的特色建筑老洋房,66梧桐院社区食堂主打一个环境优美。

明亮的落地窗镶嵌在红墙之中,能惬意地坐在落地玻璃窗前,一边品尝价格实惠的美味,一边欣赏老洋房与梧桐树组成的美妙街景。

香肠荷兰豆、干煎带鱼、肉饼子炖蛋、糖醋鱼块、木耳肉丝炒蛋、椒盐排条……走进,就能看到食堂特色菜品推荐,老年人打了一荤一素一汤作为午餐,还提着自带的便当盒,把晚饭一起打包回去。

“爱打包”是在每家社区食堂都能见到的场景,不少老年人自带饭盒、手提包,还有不少社区食堂还专门设立打包台,其上供应一次性打包盒、勺子筷子等餐具,以及打包带。

为了照顾老年人口味,社区食堂的菜品口味更为清淡。

“我以前经常来这个社区食堂吃的,后面觉得菜有点咸,口味有点偏重,隔了一段时间没来,最近发现好像菜品又变清淡了一些,所以我又经常来了。”家住周边的顾阿姨告诉记者,社区食堂照顾到老年人的作息时间,10点钟就开放午市,老年人可以优先用餐,不少老年人也在这个人比较少的时间段,和社区食堂的工作人员聊聊天,反馈反馈对于菜的搭配、口味等的建议。

“实际上,我们是会根据老年人的建议来调整菜色和口味的。”66梧桐院社区食堂运营方相关负责人杨先生告诉记者,在听到老年人反映菜太咸的问题之后,也特别关照过厨房师傅,照顾老年人的口味,在保证色香味俱全的前提下,更清淡些。“需要送餐上门的老年人一般比较高龄,我们的菜品除了更为清淡,也是为他们特制了更为软糯的饭菜。”

可以看到,几乎每家社区食堂都通过“明厨亮灶”的方式,向公众展示餐厨服务全过程。红松东路社区食堂、66梧桐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通过智慧助餐系统,令社区食堂打通了食材供应商的数据接口,通过系统后台实时掌握食堂就餐老人、菜谱设置、原料采购、食材加工时间、成品入库时间、不同菜品的售卖情况等。

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普遍有一个感受就是在社区食堂用餐更为安心。

仍有食堂延续十几年前套餐预定形式?

正在推进改造升级

当然,沪上社区食堂数量众多,也并不全是“高配置”。

记者在静安区石二社区食堂看到,他们至今仍延续十几年前的样貌和就餐形式。

相比于当下新开或重新升级过的、装饰一新的社区食堂,走进石二社区食堂可以看到,无论是装潢还是设备上都较为陈旧。

“我们食堂目前还没有装POS机,对于本街道的老年人,采用的是提前预定、提前预付的形式。”社区食堂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谢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该食堂仍保持十几年前,为老年人供应套餐的形式,“老年人套餐只面向本街道老年人,一份套餐是12元钱,一荤一素一菜一汤,老人在社区办好相关手续以后,定好每个人要预定的份数,并且提前交好费用,居委会就会给我们一份每个人供应套餐的明细列表,我们根据这份清单供应每日套餐,老人到食堂来用餐。”

记者了解到,该社区食堂每日的老年人预订餐量在150份上下,而到食堂用餐的除了该街道老年人,也不乏周边白领,面向周边白领,同样的套餐价格为20元。

如果本街道老年人没有预定,来食堂吃饭,那么就要按照20元的费用来收;假设一个月老人预定、预付15份,但是没吃到这个量,可以选择退款,或者延到下个月。

谢女士坦言,这样的订餐形式相比很多社区食堂,模式上已经很陈旧,亟待更新升级,“我们这片区域是整个上海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之一,我们隔壁的空间已经在装修,应该不久后石二社区食堂也会更新升级,但是最终的改造升级方案还没有确定,所以目前还保持原来的模式。”

在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老社区食堂也将迎来焕新升级。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