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这样吃鱼比砒霜还毒!小伙脸色暗沉眼珠变黄…紧急送医抢救

他特别强调提醒,鱼胆不能吃,最严重可致死,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对成人来说,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如果是五六斤以上的大鱼,1个鱼胆就足以令人丧命。

这是因为鱼胆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组胺等多种毒素,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毒性最厉害的氢氰酸能抑制人体内40多种酶的活性,使细胞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细胞内窒息”,比同剂量的砒霜(即“鹤顶红”)毒性还大。

这些毒素不会因为加热、烹煮或酒精而被破坏,因此即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将鲜鱼胆冲服,吃下也会中毒。

虽然不是所有的鱼胆都有毒,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大家常吃的很多淡水鱼类——鲫鱼、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鳙鱼、武昌鱼等的鱼胆都是有毒的,“如果不确定有没有毒,最好的办法就是所有的鱼胆都别吃。”

杀鱼不小心切破鱼胆也有可能中毒

日常生活中这些防治办法要牢记

“鱼胆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中药!不作药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促进分会副主任委员、浙大一院中药房主任马成坚副主任中药师介绍。鱼胆在有些古代医籍虽有零星记载,民间也有乱用,但规范的官方《中药炮制规范》、《中国药典》不收载。因为其严重的肝肾损害,“鱼胆不作中药”也是中医药行业的专家共识。蛇胆等虽有药用记录,但使用前须经复杂的中药炮制程序,也万万不能生吃。

陆远强主任也强调,民间常说的鱼胆可清热、明目、止咳平喘等的治病偏方不成立,鱼胆不仅不能治病还会引发中毒,千万不能食用。鱼胆中毒的潜伏期为0.5~6 小时,中毒后病发的时间愈短、预后愈差。

开始可能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纳差、肝区疼痛、少尿、无尿、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腰痛等症状,严重时会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鱼胆中毒?

在宰杀时,一定要注意将鱼胆清理干净。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鱼胆,就要注意把沾染胆汁的鱼肉切掉,避免中毒,如果鱼胆污染鱼肉范围较大,安全起见,建议把鱼全部丢掉。要谨防鱼胆汁溅入眼睛里,有毒的鱼胆汁可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失明。

一旦误食,要尽快就医,彻底洗胃或催吐,清除毒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点鸡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延缓胆汁吸收。重度鱼胆中毒患者如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清理其体内的毒素,且可纠正其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情况,顺利地将毒素排泄出体外,减轻毒素对其器官造成的损伤。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浙医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