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图片

对不起,我要回闵行了!

  0

  3

  闵行区文化底蕴深厚

  新中国工业文明的摇篮

  在闵行

  有一种自豪

  叫“老闵行”

  ▲1953—1957年闵行地区单位自建工人新村基本情况

  | 图片来源:《闵行区城市建设志》

  说起闵行的历史,

  不得不提“老闵行”这个称呼。

  对于老一辈上海人来讲,

  这样的称呼有着特别含义,

  心底总会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电机厂汽轮发电机车间出入证(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四大金刚”——

  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

  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

  全部诞生于此。

  如今,闵行区继往开来,

  紫竹高新区、临港浦江、莘庄工业区、闵开发

  晋升为新的“四大金刚”,

  新旧呼应,延续工业血脉。

  上世纪50年代末,

  昔日的申江门户、

  水陆要津崛起了共和国首批工业卫星城,

  它是新中国重工业大建设、大发展的缩影。

  ▲江川路东口(唐世杰1984年摄)

  从轨交5号线东川路站下来,

  沿着沪闵路往南就可以看到,

  绵延数公里的绿色香樟林带,

  轻风吹过,绿色挥动,香气飘逸。

  这条大名鼎鼎的香樟一条街“一号路”,

  曾经仅用78天时间建造成功,

  是上海的骄傲和全国的焦点。

  香樟树和卫星城共同成长,

  一路见证老闵行的历史变迁。

  浦江大楼住宅,

  老闵行区的第一批高层建筑,

  在黄浦江畔可谓一览众山小,

  那时候这样的地段和居住环境,

  真让人羡慕嫉妒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沪闵路以西,兰坪路以东的东风新村、高华新村及周边地区航拍

  多少人曾经住在闵行卫星城的工人新村,

  红黄相间的外墙色,

  和邻居诉说家长里短的时光,

  如今回想起来总是难忘。

  20世纪80年代的闵行自来水厂,

  有多少人在这里曾经为之奋斗,

  挥洒青春和汗水,

  为这座城市造福。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10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去哪吃 作者: 责任编辑:郑彩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