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好上海> 综合

上海购物中心越开越多,时髦阿姨爷叔为何还是“没啥可买”?

“新老人”越来越多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披露数据显示,到2022年12月31日为止,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未来十年,随着以60后、70后为代表的“新老人”步入退休和老年阶段,老年消费市场孕育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但走在申城的各大商场,我们能够找到专卖男女装的楼层,也有开着游乐场、卖着玩具童装的亲子楼层,就是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适老专区。业内人士表示,即便很多商业体在前期调研时发现了周边社区的老年群体比例较高,但在用户画像上却简单归入到家庭亲子客群中,忽略了老年群体作为独立个体,自身的确切需求。

为什么商场不重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尽管中老年人群是线下实体购物中心的重要消费力量,但商业从业者对他们仍有误解,认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或者说只逛不买。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优质老年用品品牌也很少,即便商场想要朝着银发商业空间转型,也面临着招商难、产品选择少等阻碍。”该人士表示,当下老年人的一些消费需求在电商平台上消化了,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价廉物不美等问题,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商业其实更受老年人信任。

除了商品供给,购物中心作为融合娱乐与社交的线下场所,近年来不断创新模式,引入了剧本杀、手工坊、美术馆、话剧场、亲子乐园等多种业态,但却无一例外地适合年轻消费者和亲子家庭来体验,极少为中老年人群带来合适的项目。“家、公园、超市,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偶尔到商场吃个饭、唱个歌,和老朋友聚聚会。但他们其实有旺盛的社交需求,有打发不掉的充足时间,需要有合适载体来消化。如果购物中心能够拿出空间和内容,承接这方面的需求,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银发经济较为成熟的日本,就有已经完成“适老化”升级的购物中心可供参考。堪称“老年人的迪士尼”的永旺G.G Mall,在2013年对其商场进行改造,主打“一切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首先把商场1F的营业时间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定在了早上7点,还专门设置了“早鸟折扣”,将早上7-9点定为折扣时间。

商场的硬件配套也处处彰显着适老化理念,在G.G Mall中,有180米的防滑健身步道、重量更轻的购物车、供人休息的皮质沙发等设施,各种标识也都清晰醒目,以照顾视力不好的老人。从业态来看,不仅有少糖少油的食物等日常必需品,还有护膝、徒步手杖、按摩器等需要在特定商店购买的商品。同时专为老年人设置了健身房,并提供百余种关于围棋、跳舞、瑜珈、戏剧、料理、摄影、手工艺学习的体验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中老年消费者和年轻消费者并非处于对立面。购物中心作为一个容纳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商业综合体,可以通过对空间的调整、品牌的组合,来满足各方需求。关键是尊重并了解中老年人对实用性与性价比的追求,提供他们打发时间的活动内容、与朋友聊天的休闲场所,最终打造出一个跨代际的、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生意,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终将老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